10月31日,2025年相城经开区城市消防安全技术暨安全生产“六化”交流会在苏州市相城区召开。本次活动以“智汇六化安全,护航城市发展”为主题,汇聚应急管理、人工智能、消防安全领域顶尖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破解复合型城市形态下的安全治理难题,为区域冲刺“千亿目标”筑牢安全屏障。

交流会现场

据介绍,相城区正以“万亩空间、百亿更新、千亿目标”布局安全应急产业,通过“安全联盟”建设、安责险全覆盖、第三方专业服务等举措,已吸引一批科技型企业集聚。目前,相城经开区“六化”建设成效显著,网格筑基,全员共治。副科及以上干部“双挂钩”检查企业841家次,整改隐患327处。深化实体,专业提效。打造一体化安全培训中心,精准培训1209人次,开展安全体检、岗位大练兵。安委办、“五位一体”专班实体化运作,召开周研判40次。强化规范,数字赋能。编制《示范岗位》、《风险防范》等9类手册,拍摄“六化”示范视频。新建新能源车辆灭火系统8套,无人机巡飞742架次,发现整改隐患52处。

专家访谈

在当天活动现场,三位行业大咖围绕复合型城市安全治理展开热议。针对相城“南部产城融合、中部实体制造、北部生态人文”的格局特点,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应急管理部灭火救援专家组成员、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无人系统安全委员会主任吴志强表示,苏州消防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范维澄院士工作站落地苏州便是有力佐证。相城可依托 “美丽三城”规划,构建差异化消防防控体系,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面对新能源产业集聚带来的锂电池安全风险,正高级工程师、省产业教授、博导,省“333”高层次人才,长三角应急管理专家组副组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岳毅表示,相城作为“六化”建设发源地,坐拥新能源产业集聚优势,做好源头防控是关键所在。相城可针对产业特性做好前期安全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完善人员培训体系,实现安全意识与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探测-预警-处置”全链条安全防线。

针对“AI+消防”的未来应用场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授、博导,人工智能专家,省机器学习与网络安全交叉研究工程中心主任李凡长则提出,可将AI大模型应用于相城智慧消防场景,同时开发消防员安全预警系统与家庭智能烟感终端,构建一体化智能防护网。

此外,高校和企业代表们分别从学术视角和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带来了安全科技前沿成果分享。

本次活动由省消防协会指导,相城经开区管委会主办,相城经开区安环局承办,省科普作协应急科普专委会支持。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相城区将继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让安全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为全国基层安全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相城经验”。